在皖南山区,当地环境特别适合养鸡,已经发展成一条特色的产业链。鸡蛋产品品质好,营养丰富。但因为各种原因,土鸡蛋找不到合适的销售途径,给当地农户带来很多困扰。今天的节目,详细来了解一下。
在安徽芜湖和宣城交界处,群山遍布,生态环境适合养鸡产业发展。在海拔400多米的大山里,大量的皖南土鸡正在这里进行天然散养,啄食树叶、米糠。
记者 魏筱桐&安徽省宣城市养鸡农户 刘生:师傅, 您这样一天要捡几次鸡蛋
一天捡个7、8遍吧,一天总共能捡2000多只鸡蛋,(算上)外面(山上的)的一起。
这里2个鸡棚目前共有4000多只鸡,整个皖南地区土鸡的存栏量约30万只,按照50%的产蛋率,这样的蛋品供应量还是非常可观的。数据显示,安徽省宣城市2020年上半年家禽出栏5541万只,同比增长6.2%,禽蛋产量2.6万吨,已经形成了一条颇具规模的产业链。但是这么好的禽产品,如今正面临缺乏销售市场的困境。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榔桥镇养鸡合作社成员 吕绍义:因为交通闭塞, 当地的居民也都没读过书,没上过学,网络现在他们也都不会,导致了产品销不出去 外面的采购商也进不来,都受到了很大影响,这边我们养殖户里面基本上贫困程度达到60%,因为这60%的人,也是想靠着养鸡,来增加收入,想要来脱贫。
宣城市研究制定了全市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要点,并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技术培训。皖南地区的芜湖市也在稳步提升农产品生产能力,深入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工程,全市建立特色种养业扶贫示范基地71个。但2020年初突发的疫情,更是让养鸡农户受到了不小的损失。道路封闭、鸡蛋无法及时运输,这也导致了禽产品行情低迷。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林业局 曹之富:因为我们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 所以现在销售,也成了一个瓶颈问题,也是脱贫道路上攻关的关键问题,所以我们希望在这个基础上,把我们的产品推出去,以我们优异的品质, 向长三角融入,向嘉兴推出,使我们嘉兴的父老乡亲能品尝,我们非常地道的、优质的、 原生态的禽产品。
土鸡蛋保鲜期通常为一个月,在流通环节上也需要保证高效率。从养鸡场到销售出去,必须保证在三天之内完成。这既是保证了土鸡蛋的口感鲜美,也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
嘉兴市供销社指导处处长 丁少伯:你看这个环境这么好, 都是深山老林,不像我们其他地区有农田,我们放农药放化肥,这个地方都是荒山野岭,所以它品质绝对是靠得住的,它只要有贫困人口, 或者有对脱贫有帮助的,我们都会对接,拓宽思路,让更多的老百姓,搭上我们供销系统流通环节的致富快车
他们好的农产品比较好, 但是卖不出去,我们有这个平台,尽所能力,扩展他们的销路,使他们销的更方便,销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