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贵州日报》推出两个版面特别报道了“新时代的贵州人”先进典型代表及他们的先进事迹,其中开拓者29人、实干家31人、追梦人25人。用他们的先进事迹给予我们榜样的力量,以最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奔跑韧劲、最宝贵的智慧潜能和实干才能砥砺奋进、阔步前行。其中,忠庄监狱生活卫生科副科长、大屋村驻村李红位列其中。
李红作为“新时代的贵州人”实干家,用企业管理理念让村集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让大屋村不仅还清债务,还拥有了自己的“造血”产业,带领革命老区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2020年,在大屋村任的李红为了让村里的建档立卡户、脱贫户不再返贫并缩小贫富差距,充分发挥利益连接机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成立了凤大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后,李红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蚕桑、肉牛、烤烟、蔬菜、花椒、牧草、土鸡、肉鸽等特色产业,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使当地村民实现就近就业,收入稳步提高,有效衔接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激发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实现了由以往的投入资金建设基础设施的输入式扶贫转变为可持续性发展的造血式扶贫。截至目前,公司共种植蚕桑761亩,养殖肉牛600余头,蔬菜种植1800余亩,牧草700余亩,烤烟2215亩,土鸡养殖30000羽,肉鸽12000羽,花椒2300亩,转累计收入600万余元,民工工资支出226万余元,带动了当地200余人就近就业,为“五个振兴”提供坚强物质保障。
与此同时,“遵义驻村人”抖音账号建立后,在李红等多名主播的共同努力下,凤冈的特色农产品走出了深山,走进了城市。现已售卖2500余件农产品,创造了100余人的就业岗位。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了乡亲们的收入才能稳步增长,利用抖音直播带货,把老百姓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缓解了农民的产销压力,直接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同时提高了老百姓的发展积极性,让农村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使“凤货”出深山,“凤声”达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