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地处江淮平原腹地,主要是农业产区,处于王家坝下游,总人口200多万
由于当地的条件,他们大都收入不高,经济条件不好,遇上大一些的病痛更是无力承担。
我们走访当地发现,仅仅一个村里就有400多户人,老人们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好
这几年,为了改善当地的生活条件,当地村委也给每家经济困难一些的农户家庭买了100只鸡苗,让这些留守老人就在家养鸡,卖鸡蛋赚钱来负担生活。
但是由于老人们不懂得销售,鸡下的优质土鸡蛋并没有很好的渠道销售,大多数的土鸡蛋只能送往当地的鸡蛋厂低价回收!
王阿姨48岁,她的丈夫前几年因中风引起身体偏瘫,行动不便,王阿姨一直以来都不离不弃的照顾着他,家里大部分的农活也都落在了阿姨的肩上,虽然辛苦,但却从未抱怨过什么。
王阿姨喂养了几十只土鸡,现在这些鸡每天下几十个鸡蛋,几乎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阿姨自己平时舍不得吃,都是送到鸡蛋厂换钱。
这里的鸡蛋和我们在市场里够买的饲料鸡蛋要好太多了,色泽金黄,颜色比饲料鸡蛋更加浓郁,即使不用任何佐料炒出的鸡蛋也能闻到浓郁的蛋香味!
王阿姨说:我养的鸡都是喂玉米,小麦,青菜,下的鸡蛋吃起来特别香,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品尝到。
皖北平原,江淮平原腹地,是全国最重要的粮食基地,这里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且远离工业污染。
这里的人们非常淳朴,所养的鸡都是食用五谷杂粮,所产鸡蛋蛋黄金黄,香糯可口,营养美味兼备!
他们散养的土鸡大都靠自己觅食,以田地里的小虫、青菜、野果,籽粒为食,隔三差五也会吃一些家里的剩饭剩菜,没有一只鸡是吃饲料长大的。
打出的蛋清清澈浓稠,色泽纯净,更看出土鸡强健的身体生育出的土鸡蛋的品质有多劲道!
刚刚捡回来的土鸡蛋蛋壳有深有浅,土鸡蛋个头也不会像洋鸡蛋那么大,但是都是放养土鸡蛋
就像人的肤色无法统一一样,土鸡蛋也有它各自的肤色,黄、粉、白颜色随机,很天然很好看
我们上前了解到,大爷姓李,今年78岁,跟老伴俩人靠种地为生,这篓子里的鸡蛋是正准备送到十几公里外鸡蛋厂换钱的!
李大爷每隔两天就要送一次,由于年纪大了,一趟来回要花几个小时的时间,特别辛苦!
大爷停下了手头的事情,带我们看他今年收的大豆,大爷说:别小看这些豆子,豆油压出来给人吃,豆饼拌玉米面和麦麸可以喂鸡。
看着大爷手里捧着的鸡蛋,我们心里特别难受,在城里,这种土鸡蛋花2块钱都不一定能买到,他们却卖不到好价钱!
村子里养鸡的一共有238户,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每户差不多都养了100只左右,按每天产蛋80个,差不多每天产蛋有19000多个。
这么多优质的土鸡蛋,本是可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但由于老人们没有好的销售渠道,这么多土鸡蛋依然只能靠厂里低价回收。
这一枚小小的土鸡蛋,营养丰富,美味健康,凝结着皖北老人们的心血,也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份寄托,如果您每天需要吃鸡蛋,请您优先考虑他们!
老人们利用脱了米的稻谷壳来填充包装盒,这样既能减少泡沫箱的成本,也能让大家安全的收到土鸡蛋
如果您能理解作为农民的那份无助、期盼,如果您也曾生于农村,体会过农民的朴实与勤劳
让我们一起支持这些老人们,让正宗的散养土鸡蛋走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一起支持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