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鸡经过5代更迭,不变的是对“好吃”和“干净”的坚守。外在的招式再花里胡哨也比不上内功的一招制胜。从第四代将用农夫山泉炖鸡汤的21道程序搬上吧台的“看得见的中央厨房”到第五代采用自主性更高的自选模式的“打造中国人的家庭厨房”。
如今的老乡鸡,已经有着将近2万企业员工、1000多家门店、日均40万人次消费, 2021年,老乡鸡门店销售突破40亿元。
在中国烹饪协会举办的“第23届中国快餐产业大会”上,“中国快餐70强”榜单发布,主要依据企业规模、品牌价值、品牌影响力等维度对各大快餐企业进行排名。榜单中,占据榜单前三位的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均为外来品牌,而第四名就是束从轩的老乡鸡。
几乎所有的中国食客都本能地期待着,我们的国家也能有一个属于中国本土的快餐品牌,束从轩也不止一次地说过,自己的对标企业就是麦当劳和肯德基。老束也有一个毕生的心愿,就是取而代之。长期而言,成为中国的肯德基,是老乡鸡这只本土鸡的愿景。
中国人爱吃,也会吃。我们的餐饮可以分为快餐、正餐和团餐。如果说中国的餐饮业集中度提升、连锁化率提升,想超越肯德基、麦当劳,那担子一定是落在快餐身上。
从供给端来看,老乡鸡和麦肯一样,基本都采用中央厨房+半成品的方式保证产品标准化,可复制性正在提升,从需求端看,老乡鸡和麦肯同属于低价高频。因此,类比西式快餐提供标准化产品、做出品牌之后的强者恒强,中式快餐代表的老乡鸡也就有机会跟随、超越。
老乡鸡的全产业链确保原材料品质,食品安全必须得从源头抓起,否则后续的一切工作都是徒劳。餐饮行业首先要控制的就是原材料。按照传统的做法,一般是公司直接从养殖户手里收购成鸡,很多农户在鸡的成长期滥用抗生素,药物残留严重,鸡的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品质难以保证。而老乡鸡是自产自销,并实践中摸索出两段式饲养的方法,实现对供应链的深度把控保证鸡的质量:
第一阶段,老乡鸡向农户提供鸡苗、疫苗、培养和技术服务,农户散养120天;
采用两段式饲养,老乡鸡完成了对鸡的品种、防疫程序的控制,保证了鸡的质量,使鸡从鸡苗到中心厨房宰杀,每个品控环节都掌握在自己手上,食品安全可控性高;同时也保证了货源的供应。
老乡鸡还有一件“后厨大杀器”——恒温冷链物流配送确保食品安全。老乡鸡配备了4000吨冷库一座以及与之匹配的恒温冷链物流车队,确保食品加工中心产成品安全。
全过程恒温冷链物流可以避免温度波动,品质下降,这要求做好每一个细节,实现对温度的全过程控制。在物品衔接上,老乡鸡的冷库门与货车的车厢门实现了无缝对接,可有限避免菜品的温度的波动;车辆管理上,每台车辆车厢内均安装了温度记录仪,对车辆对中央厨房到餐厅进行温度监控,如果温度出现波动,产品将一律报废处理;
在消费终端上,每个餐厅均设有冷库,保存送来的原料,同时又配备了冰箱,储存4小时内需要使用的产品,避免经常打开冷库,致使温度上升,增加食品安全风险。
当年,束从轩不追求金钱,不跟随潮流去养40多天就能出栏的白羽鸡(也就是肯德基使用的食材),而是坚持养160天—180天才能出栏的土鸡,这才成就了老乡鸡追求品质的美名。如今老乡鸡站在了新的起点之上,这次的起点更加具有气魄,也满了老乡鸡的英雄壮歌。能够超越麦肯,不仅是老乡鸡的心之所向,更是无数中国人的向往和期待。
老乡鸡创始人束从轩对此也曾回应过:老乡鸡平均每单的净利润不足1块钱。快餐行业不比其他行业,它是薄利多销。我觉得我们只要好好干,不会大起大落,稳步增长就好。坚持薄利回馈消费者,以长期主义为方向做餐饮的老乡鸡,在养殖+加工+门店一体化经营的过程中走得更稳,也更令人敬佩。
本文为企业宣传商业资讯,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凤凰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