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是乡村治理的“好帮手”,更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近年来,佳县上高寨便民服务中心不断创新“乡贤+”模式,着力培养一批“沉得下、留得住、用得上”的新乡贤,全面激发乡贤活力,凝聚乡贤智慧,充分发挥乡贤在全中心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走进上高寨便民服务中心赵大林村,巷道平直,院落整洁,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天蓝、路阔、村美”的美丽画卷。徐包花老两口正在自家院落里忙碌着。“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水电都方便,院落里能种些蔬菜,每年就近打工还能挣2万元左右。”徐包花说。在赵大林村村民看来,村里如今的“美丽画卷”离不开村支书赵仁英这样的“领头雁”。
赵大林村曾经是偏远落后的村子,村内基础设施薄弱、支部组织涣散、村集体收入少,严重阻碍了整村的发展。2010年,外出经商的赵仁英回村当选为党支部书记,一上任,他就认识到党支部的重要性,形成了“抓党建、聚民心、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向上争政策、争项目,发展牛羊养殖业,建起了蔬菜大棚和高粱酒加工厂,联农益农成效明显。如今的赵大林村旧貌换新颜,集体有产业,百姓有收入,乡村治理之路越走越宽。
赵仁英说:“现在村里主要发展3000多亩的酸枣产业,每天雇100多人,大家的收入也很不错。”
像赵仁英这样心系家乡的乡贤在上高寨还有很多,云家码头村的云高项就是其中一位。
2016年,云高项组织创建了陕北爱心志愿者联盟,经过几年的发展,团队成员达500余人。其间,他先后100多次带领联盟的志愿者深入贫困山区帮扶空巢老人、留守儿童5000多人次,联络对接爱心人士一对一资助困难学生160余人。截至目前,累计个人捐资助学、公益救助、慈善捐赠200多万元。
2017年村级换届,云高项再次全票当选云家码头村党支部书记。他始终践行“当好村支书,建好文明村”的诺言,带领村民一心一意谋发展。云高项特别注重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通过每年的“厚德上高寨、最美家乡人”文化节,强化新民风建设,不仅获得了市级文明村的荣誉称号,还获得了省级文明村创建资格。
该村村民云怀平说:“在云高项的带领下,我们村的村容村貌好了,村里不和谐的事情少了。”
云高项说:“现在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但我理解的生活富裕,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提升,更在于精神层面的丰富。现在云家码头村村民团结,邻里和睦,精神面貌好,这就是我奋斗的初心。”
进入大美石窑景区,90孔陕北特色石窑组成的大型四合院令人瞩目。登上五层木质结构观景塔,各处风景尽收眼底;行走阡陌间,穿行小道上,无不呈现出一幅绿地常在、碧水长流、生态宜居、生活幸福的美丽乡村画卷。
该景区的创始人正是上高寨便民服务中心乡贤王爱国。作为走出佳县的能人,王爱国心里一直牵挂着家乡。2014年,他积极响应返乡创业的号召,回乡创立了大美石窑农牧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并建设了大美石窑,2018年7月正式开业。
如今,大美石窑景区的日益繁荣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发展。餐饮服务就地取材,每年帮助农户销售羊子上千只,小米、土鸡蛋等土特产上万斤,并为农户提供了300余人的就业岗位。同时,他多次慷慨解囊,帮助村里解决各种困难。
上高寨便民服务中心党工委书记李齐恒介绍,下一阶段,上高寨将继续搭稳乡贤交流平台,畅通乡贤沟通机制,创新乡贤工作方法,持续推动人才回聚、资金回流、智力回乡,汇聚乡贤力量,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