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马圪当乡党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县委、县政府战略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聚焦重点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双融合、双促进。
坚持把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作为一切工作的主线,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落实”活动,激励全乡党员干部转作风、提能力、抓落实,以良好精神状态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积极组织参加“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群众文体活动,营造了喜迎盛会的浓厚氛围。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乡党委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学习专栏,成立了党政班子为主体的宣讲队伍,走村入户进行宣传,积极推动学习迅速展开、层层跟进。
坚持把学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乡党委以“每周两课”为抓手,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向村级干部推送党建基础、乡村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学习内容,增强大家的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为民服务本领。充分利用乡党委党校、农民夜校等载体,多维度开展理论宣讲,分层次组织学习培训,使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党的创新理论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坚定自觉地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
❉古石、武家湾等4个村,依托良好的党建基础,先行示范。古石村自筹390万元,建起多功能合一的高标准党群服务中心。
❉横水、卧佛庄等7个村,依托太行一号线优势,做强村级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横水村围绕康养旅游产业,整合村内集体建设用地并积极招商引资,引入了有风吹来、六个院子两家高端民宿及印象横水、聚仙山庄等特色民宿,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就业。
❉长山底、大双等4个村,聚焦薄弱环节和矛盾堵点,深入分析研判,采取有力措施,制定完善相关制度,提升村级治理能力和水平。大双村作为全省基层治理整治重点村,通过入户走访座谈,认真查找问题,深刻剖析原因,精准采取措施,扎实推进整治,取得明显成效,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围绕“中原地区避暑康养度假园”发展定位,加快实施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康养示范村建设,大力推进太行一号横水精品片区建设,千方百计盘活横水村集体闲置资产,河道整治、环境美化、污水治理、基础配套等项目工程相继开工,“有风吹来”“六个院子”等高端精品民宿开门迎客,片区建设初具规模。
❈积极配合一体推进“路景村业”和五大配套系统建设,太行一号沿线风景如画,卧佛庄骑行驿站建成投运,后郊音乐公路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观摩检阅。
❈“芳华横水”“缘来卧佛庄”旅游开发公司组建,马圪当有机“木耳”“花椒”“核桃”“小米”“土鸡蛋”等特色农产品开发销售,增加了旅游接待附加值。
❈古石滨河景观、双底水面景观、灵岩寺“太行水乡”旅游接待中心等一批项目建成运营,带动全乡康养旅游产业全面提档升级。
加快推进特色种养殖产业园区建设,全乡5000亩优质核桃树和300亩仁用杏达产达效,1500亩林业生态富民工程大田种植连翘项目推进得力,78栋食用菌大棚提产增效,“大红袍”花椒保持年产量在10万斤以上,虹鳟鱼养殖规模稳定在200万尾,中蜂养殖规模达到2000箱,后郊村新发展野生连翘抚育项目2000亩,西石门30万枝玫瑰种植产业园项目达产达效,苏家井羊肚菌种植基地项目一期大棚建设完工投产,全乡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稳步提升。
深入贯彻落实脱贫后“四个不摘”“四个不减”政策,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查找短板弱项,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村监测帮扶机制,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问题排查整改专项行动,对排查出的13个具体问题,逐项落实责任、逐项真整实改、逐项销号清零。对63户“三类户”实行结对帮扶,因人而异、因户施策,实行重点帮扶,实施台账管理。对826户2110口脱贫人口,跟踪监测收入变化,为1493个脱贫劳动力建立务工就业数据库,大力发展产业、积极落实就业,全面完成“两个高于”的收入目标,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按照“五新八有十星”要求,重点打造完成了古石、横水、大双3个党群服务中心,新建、改建双底、四义2个村级支部阵地,完成了四义软弱涣散党支部整顿提升。
★积极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推动了党内政治生活经常化,实现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马圪当乡被评为平安山西建设示范乡镇。
坚持党的统领作用,将党组织触角延伸到乡村治理工作全领域、全过程,以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村民为架构,构建村级治理组织体系,全乡共成立15个网格党支部,63个网格党小组,200名网格党员中心户包联2037户,形成了“分级负责、纵横覆盖、责任到人”的联动运行机制,实现小事找网格、大事找支部,打通了乡村治理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对15个农村党支部和支部书记进行初次星级评定,确保基层党组织追有方向、赶有目标、超有信心。对375个农村党员进行积分化管理,形成了对标一流、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对1925户农户进行“星级文明户”评定,共评出10+N星级56户,10星级86户,其他星级1783户,积极引导了党员群众向上向善,厚植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积极开展“三资”排查摸底,做到底清数明,自查全乡存在问题69条,通过落实整改,强化集体“三资”经营管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高标准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行动,共清理合同43份,为集体增收79.74万余元,清收债权26.18万元,化解债务74.66万元,成功实现“清理”“化解”“回收”“三达标”。不断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全乡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