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华龙区法院召开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新闻发布会,会议邀请了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多家新闻媒体参加。党组成员、副院长王照民通报华龙区法院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的基本工作情况,发布会由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姜雪梅主持,中原法庭庭长张志勇公布2起典型案例,胡村法庭庭长王晓平、孟轲法庭庭长李红权参加会议。
濮阳市华龙区人民法院作为濮阳市唯一城区基层法院,共有三个派出人民法庭---胡村法庭、中原法庭、孟轲法庭,八名员额法官,截止2022年11月30日,共受理民事繁案4347件、结案3929件,结案率90.38%。
为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华龙区法院紧紧围绕新时代人民法庭“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工作原则,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扎实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三个派出人民法庭立足审判实际,以“共建共商”为契合点,以“协同共进”为抓手,以情理法的交融平衡为主线,以“案结事了、自动履行”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派出法庭前沿阵地功效,逐步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法庭建设新路径,展现出新时代华龙区法院派出人民法庭司法工作的担当和智慧。
“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中,三个派出人民法庭结合华龙区法院开展的“夏日攻坚”“为群众办实事”“廉洁政法”等活动于一体,成功实践了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荣获“先进集体”;三名员额法官荣获“办案标兵”等荣誉称号。
无论是创建工作统筹和部署,还是上级日常工作的转交办,各法庭都能以集体荣誉为重,主动担当和作为。围绕公正司法工作主线,依托审判职能,充分借助社会组织,走出一条实现司法审判和人民调解有效衔接、良性互动地化解民间纠纷的新路子。
每月每周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折射出各法庭落实水平、工作成效,更体现出大家的奋斗精神。三个派出法庭庭长主动承担本庭疑难复杂案件及信访办理工作;员额法官及庭内辅助人员专注主责主业;共同事项大家齐心协力、勠力同心,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逐渐形成。
下一步,华龙区法院要坚持民有所呼、法院有所应的原则,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立足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持续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健全立体化诉讼服务渠道,完善集约化诉讼服务机制,发挥信息化效能,运用跨域立案、智能庭审、在线调解等科技手段,努力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目标,推动司法为民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